诸葛亮临死为何决意杀掉魏延?别被演义骗了,真相其实只有4个字

🏷️ 365提款多久到账 📅 2025-10-13 09:28:07 👤 admin 👀 1440 ❤️ 48
诸葛亮临死为何决意杀掉魏延?别被演义骗了,真相其实只有4个字

刘备去世之后,诸葛亮掌管蜀汉大事,但是那时他并未对魏延下手。

因为他知道,自己领兵出征的时候,不能没有魏延这种级别的大将。

当年跟着刘备的那一批人都已经老了,都说赵云老当益壮,但是事实究竟如何,只有赵云自己知道。

在演义中,由于诸葛亮曾因为“反骨”要杀魏延,导致两人之间存在着一些隔阂,这也使得五丈原的剧情没有那么突兀。

当时在五丈原上,诸葛亮在安排后事的时候,将马岱叫到身边,跟他说了几句悄悄话。

悄悄话的内容就是:魏延造反之后,你假意追随,伺机将他除掉。

马岱当时并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,但是军师说什么,他就做什么。

不久之后,诸葛亮又把杨仪找来,将魏延即将造反的消息告诉了他。
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这么说并不奇怪,从一开始的“反骨”事件,到后来的“子午谷奇谋”,再到不久前的“七星借命之法”。

这三件事让魏延与诸葛亮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,哪怕魏延本意不想造反,他也一定不会好过。

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比皇帝还要高,如果被蜀汉的人知道,是魏延闯进大营,吹灭了诸葛亮的七星灯,那他死得可能会很惨。

七星借命之法可能没有用,但是由于魏延鲁莽,导致了仪式的失败,这也是事实。就算诸葛亮的借命之法真的没用,魏延也说不清。

再加上魏延与杨仪素来不和,等回到成都之后,杨仪肯定会在刘禅面前告魏延的状。魏延一个带兵打仗的,能说得过他们这些文官吗?

既然说不过,那就只能靠手中的兵马来解释了。

所以,演义中诸葛亮安排马岱除掉魏延,很有可能是因为诸葛亮根据魏延的行为,推测出魏延日后可能要造反,而且魏延也确实有“不得不”造反的理由。

当时他也没有确定这件事,否则也就不用让马岱去他身边做卧底了。

演义中的魏延与杨仪闹掰之后,想要先回到成都,向刘禅报告杨仪造反。但是杨仪和姜维抄小路率先一步回到成都,并且派王平将魏延拦在了外面。

计划失败的魏延想要投奔魏国,最后死在了马岱手里。

演义中的魏延确实挺坏,死得不冤,但历史上的魏延呢?

窝里斗

历史上的魏延与演义中的介绍不太一样,而且从一开始就不一样。

首先,由于历史上的长沙太守韩玄是个比较识时务的人,因此他直接就投降了,根本用不着魏延献城投降。

因此黄忠与关羽大战的剧情没了,诸葛亮以“反骨”为由要杀魏延的剧情也没了。

诸葛亮和魏延一开始就没有隔阂,但是在后来北伐的时候,魏延开始膨胀。

魏延在正史上第一次出场时,只是一个军衔很低的将领,后来是刘备看中了他,让他当了汉中太守,魏延这才进入了蜀汉的高层。

那个时候的魏延还比较老实,只想着守住汉中。

但是刘备去世之后,魏延就飘了,一直跟其他人闹矛盾,看不起别人。一般人也不跟他一般见识,看见魏延就远远躲开了,选择避其锋芒。

但是有一个人不怕魏延,此人便是杨仪。

杨仪是丞相长史,诸葛亮的秘书,在蜀汉地位也很高,他对魏延这个武夫自然是不屑一顾。

《三国志》中记载,魏延“性矜高,当时皆避下之”,只有杨仪“不假借延”。魏延与杨仪两人“犹如水火”,一见面就要掐架,诸葛亮也拦不住。

诸葛亮对待两人的态度其实是一样的,他很想让这两个人化解矛盾,一起为蜀汉效力,但是魏延根本没将诸葛亮放在眼里,自然不听话。

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,魏延不甘心被诸葛亮指挥,总想着自己另一路兵马出发,就如同刘邦和韩信的关系一样。

但是今时不同往日,魏延不是韩信,诸葛亮更不是刘邦。

由于诸葛亮一直不同意魏延的想法,“(魏)延常谓亮为怯,叹恨己才用之不尽。”

虽然魏延一直在背后说诸葛亮的坏话,但是诸葛亮并没有给魏延穿小鞋,该让魏延上的时候,就让魏延上,魏延因此立了不少大功。

但是魏延却误以为这是自己的能力,而忽视了诸葛亮的作用,这也是之后魏延敢于独自出兵的“底气”。

诸葛亮在五丈原上病逝前,下令让蜀军“后队变前队”,慢慢撤回蜀中。

而且诸葛亮也料想到,魏延不会乖乖听话的,因此他就告诉姜维等人,要是魏延不愿意走,那就不用管他,大军必须得安全撤离。

诸葛亮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,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司马懿。

司马懿若是知道诸葛亮去世,必然要冲上来歼灭蜀军,要是撤离不及时,蜀汉大军很可能会遭受重创。

要是为了魏延这个一块肉,扔掉整只胳膊,那可就亏大了。

等魏延知道杨仪等人都已经撤走之后,心中大怒,现在没有了诸葛亮,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了。

在返回成都的途中,魏延和杨仪一直在给刘禅传信,魏延说杨仪要造反,杨仪说魏延要造反,这一下子把刘禅给看懵了。刘禅就问身边的官员,觉得谁才是造反的人,这些官员都说是魏延。因为前面我们也说过了,魏延在蜀汉的人缘差到了极点,就连同为武将的人都不帮他。

最终,刘禅选择帮助杨仪,将魏延拦在了城外。

魏延手下的士兵大多是四川人,他们只想回家,不想跟着魏延胡闹,于是全都离开了魏延,投奔了前来阻拦魏延的王平。

魏延见状只好逃走,但是杨仪命马岱追杀“叛将”魏延,马岱完美地完成了任务,带回了魏延的首级。

所以说,演义中诸葛亮让马岱杀魏延,是因为魏延当时做了错事,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地步,不论怎么选,魏延都不会好过。诸葛亮就是担心魏延走上错误的道路,才让马岱做了卧底。

而历史上的魏延,性格恶劣,人缘不好,有才无德,在与杨仪的争斗中输了,这才被杀。

说到底,其实就是一个词“自作自受”,诸葛亮没有针对魏延,是魏延自己走上了绝路,要不是他自己那么作死,他其实根本不用死的。

如果他的人缘能好一点,对人宽容一点,与杨仪和好,共保蜀汉,未必不能成就一段“将相和”的佳话。可惜,魏延到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…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保时捷卡宴在国内和国外的价格有何不同
正规的365网站平台

保时捷卡宴在国内和国外的价格有何不同

📅 10-09 👀 4454
梅西世界杯夺冠后与家人庆祝 梅西与自己母亲相拥
正规的365网站平台

梅西世界杯夺冠后与家人庆祝 梅西与自己母亲相拥

📅 09-20 👀 7242